華龍區開展第一代美國白蛾外業踏查工作
時間:2023-05-29
來源:林業局
為有效控制美國白蛾災害發生,保護我區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安全,近日,華龍區林業中心森防站工作人員持續開展第一代美國白蛾踏查工作。
5月18日,在衛都路兩側行道樹法桐上發現孵化幼蟲,蟲齡1齡;5月24日,在華府山水小區櫻花樹上發現幼蟲網幕,蟲齡2齡;25日在錦田路、X008等路段法桐、櫻花上發現幼蟲網幕,蟲齡1齡。截止目前,共調查株數1500株,有蟲株數8株,計算有蟲株率為0.53%,發生面積3畝左右,屬輕度發生。預測第一代美國白蛾發生較2022年將整體偏輕。
隨著氣溫不斷升高,幼蟲發育較快,預計6月上中旬將陸續進入危害盛期,根據往年防治經驗,抓住第一代美國白蛾幼蟲的防治是做好全年防治的關鍵。因此,各鄉鎮辦和有關單位要積極組織開展美國白蛾幼蟲發生的踏查工作,搶抓時機,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,全面做好第一代幼蟲的防治工作。具體防治建議如下:
(一)人工物理防治
剪除網幕 在美國白蛾幼蟲4齡前,每隔2-3天仔細查找一遍美國白蛾幼蟲網幕。發現網幕用高枝剪將網幕連同小枝一起剪下。剪網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造成破網,以免幼蟲漏出。剪下的網幕必須立即集中燒毀或深埋,散落在地上的幼蟲應立即殺死。并對周圍100米范圍內進行噴藥處理,可以取得較好防效。
(二)地面噴藥防治
在幼蟲4齡以前,應用25%滅幼脲Ⅲ號膠懸劑2000倍液:在美國白蛾幼蟲5齡以前應用2.5%苦參堿1000-1500倍液;1.8%阿維菌素3000倍液對發生樹木及其周圍50米范圍內所有植物、地面進行立體式周到、細致噴灑藥防治。
分享到